前言免费图片托管解决方案,使用 Cloudflare Pages 和 Telegraph 搭建一个免费无限图床。
由于原有的 Telegraph API 已经被关闭,所以需要使用 Telegraph Image 这个第三方库来替代,按照文档中的部署要求设置 TG_Bot_Token 和 TG_Chat_ID,否则无法上传图片。
📖 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之前,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:
Cloudflare 账号
Telegram 账号
一个域名(可选)
一个 GitHub 账号
获取 Telegram Bot_Token 和 Chat_ID
打开 Telegram,搜索 @BotFather 发送命令 /newbot,根据提示输入 Bot 名称和用户名,创建成功后会生成一个 Bot_Token,复制保存下来。
创建一个频道,把新建的 Bot 添加到频道中并设置为管理员。
在频道中发送一条消息,转发到 @VersaToolsBot 机器人中来获取 Chat_ID。
环境变量
示例值
说明
TG_Bot_Token
123468:AAxxxGKrn5
从 @Bo ...
前言Backblaze B2 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 10GB 免费存储额度,但其公共存储桶的信用卡验证却让许多用户望而却步,本教程通过组合 B2 的私有桶与 Cloudflare Pages(配合 PicGo)或直接部署 CloudFlare-ImgBed 项目,你将能完全绕过信用卡验证,成功搭建一个稳定、免费的个人专属图床。
准备工作
一个邮箱(用于注册 B2)
一个 Cloudflare 账号
一个域名
部署 Backblaze B2注册 Backblaze B2 账号访问 Backblaze B2 官网,点击右上角的 Start Free 按钮 -> Try for Free -> 输入你的邮箱地址 -> 接收验证邮件 -> 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进行注册 -> 填入密码,地区任意选一个即可完成注册。
创建 B2 私有存储桶
登录 Backblaze B2 账号后,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Buckets 按钮,进入存储桶管理页面。
点击 Create Bucket 按钮,创建一个新的存储桶,然后输入存储桶名称,其他保持默认。
获取 B2 API 密钥点击 ...
本文将对 Cursor、Trea、Windsurf、Kiro 这四款工具进行一次全面的深度对比,剖析它们的独到之处,帮助你在这场技术浪潮中,找到最能提升你生产力的那把“神兵利器”。
对比维度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来系统性地审视每一款工具:
核心定位与理念:它究竟想解决什么核心痛点?
功能亮点:它最与众不同的“杀手级”功能是什么?
集成与工作流:它如何融入我们现有的开发环境?
交互体验:使用它的感受如何?是主动命令还是被动辅助?
适用场景:什么样的开发者或任务最能从它身上获益?
定价模式:个人和团队的使用成本如何?
四大神器逐一解析1. Cursor
核心定位与理念:做一款 AI-First 的代码编辑器。它通过 Fork VS Code,将 AI 能力无所不包地深度集成到编码的每一个环节,目标是成为下一代开发的主力环境。
功能亮点:
代码库级对话 (Chat with your codebase): 轻松索引整个项目,通过自然语言提问即可理解复杂的代码逻辑和调用关系。
AI 辅助编辑与生成 (Edit/Generate with AI): Cmd/Ctrl + K,用一句话描述你的修 ...
什么是 Augment Code?Augment Code 是一款企业级 AI 编程智能体,专为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而设计,特别适合处理大型代码库,它通过深入理解您得代码库(包括代码、编码风格、依赖项和架构模式)来提供智能化的编码建议、代码生成和自动化任务处理。
功能特点
智能代码补全(Code Completions):提供快速、上下文感知的代码补全建议,补全速度快,准确率高。
AI 代理(Augment Agent):处理从简单配置调整到复杂功能实现的开发任务,会对用户请求进行分解,生成执行计划并自动修改代码库。
聊天(Chat):通过聊天界面与 AI 代理进行交互,提供实时反馈和帮助
建议编辑(Suggested Edits):当修改一个文件时,Augment 能识别到代码库中需要级联更新的其他文件,并提出修改建议,加速完成任务。
指令(Instructions):通过自然语言提示,开发者可以插入或修改代码块
上下文引擎(Context Engine):Augment 的核心技术,支持 200K 令牌的上下文窗口,能处理大型代码库(如 10 万+ 文件的单体仓库)。
如何使用 ...
🧐 什么是 Gemini CLI?Google Gemini CLI 是一个免费、开源的 AI 命令行工具,它将强大的 Gemini 模型直接带入你的终端。本指南旨在让你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其核心用法,提升开发效率。
✨ 核心特性一览🔒 安全性:你的 API 密钥通过环境变量存储,绝不会暴露在代码或命令行历史中,确保隐私与安全。💻 跨平台:无论你使用 Windows (WSL)、macOS 还是 Linux,都可以获得一致的、完美的运行体验。💲 完全免费:Google 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慷慨的免费额度(每分钟最多 60 模型请求次,每天最多 1000 次),对于绝大多数个人开发和学习场景来说绰绰有余。🧠 多模型支持:轻松切换不同模型。使用速度与性价比兼备的 gemini-1.5-flash,或功能最全面的 gemini-1.5-pro 来应对复杂任务。`。🔧 高度可定制:通过命令行参数微调 AI 行为,如设置 temperature 控制创意性、max-tokens 限制输出长度等,满足你的精细化需求。📦 管道集成:遵循 Unix 哲学,可与任何标准命令行工具(cat ...
2025/5/22 Anthropic 公司正式发布了其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系列——Claude 4,包括旗舰模型 Claude Opus 4 和高性能模型 Claude Sonnet 4。这一发布不仅标志着 Anthropic 在 AI 领域取得了又一里程碑式的进展,也预示着人工智能应用将迈入一个全新的范式。
更新的产品介绍:Claude 4 系列的全面升级Claude 4 系列旨在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编码、高级推理和 AI Agent 能力。
Claude Opus 4 被定位为 Anthropic 最强大、最智能的模型。它在处理复杂、多步骤任务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性能,能够进行深入的推理和复杂的决策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
编码能力: Opus 4 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编码模型之一,能够自主规划和执行复杂的开发任务。在官方测试中,它在多步骤代码生成和调试任务中表现出惊人的准确性和效率。
高级推理: 能够处理多模态输入,进行多步骤任务规划,并整合复杂信息,这使得它在科学研究、金融分析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。
AI Agent 核心: 专为构建复杂的、需要高精度和长时间运行的 ...
2025 年 5 月 20 日至 21 日,Google 在山景城的海岸线圆形剧场举办了年度开发者大会 Google I/O 2025。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,重点展示了 Gemini 系列模型的重大升级和全新功能。从更智能的推理模式到多模态交互,Gemini 正从单一的聊天机器人演变为一个全能的 AI 工作平台,目标是成为“最个性化、最主动、最强大的 AI 助手”。以下是本次大会中 Gemini 的主要新功能介绍。
Gemini Live:免费开放视觉交互功能Gemini Live 是 Google 推出的实时交互功能,现已免费向所有 Android 和 iOS 用户开放。通过手机摄像头或屏幕共享,用户可以与 Gemini 进行实时对话,处理从日常生活问题到复杂任务的各种场景。例如,你可以对准家中的电器询问维修方法,或通过屏幕共享获取手机设置的指导。据 Google 统计,Gemini Live 的平均对话时长是纯文本对话的五倍,显示出用户对这一功能的喜爱。
Imagen 4 与 Veo 3:图像与视频生成新突破
Imagen 4:更快、更精细的图像生成Gemini 集成 ...
当我们打开浏览器,输入网址,按下回车,一幅幅精美的网页便展现在眼前。这背后,离不开一个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功臣——HTTP 协议 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,超文本传输协议)。从最初的 HTTP/0.9 到如今广泛应用的 HTTP/1.1,再到革新性的 HTTP/2,以及方兴未艾的 HTTP/3,HTTP 协议一直在不断进化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 Web 性能需求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条进化之路,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特性。
一、HTTP/1.1:经典永流传,但老骥渐显疲态HTTP/1.1 发布于 1997 年 (RFC 2068,后被 RFC 2616 取代,再到 RFC 7230-7235 系列),是目前互联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 HTTP 协议版本。它在 HTTP/1.0 的基础上引入了许多重要改进,为现代 Web 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HTTP/1.1 的核心特性:
持久连接 (Persistent Connections / Keep-Alive): 默认 ...
在前端项目的汪洋大海中,node_modules 曾一度是开发者心中又爱又恨的存在。它带来了丰富的生态,也带来了“黑洞”般的体积和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。幸运的是,我们有 npm、Yarn、pnpm 这些包管理工具作为我们的“军师”,帮助我们运筹帷幄。但面对这三位各有所长的“名将”,我们又该如何排兵布阵,选择最适合自己战役的那一位呢?
一、老将 npm:开疆拓土,宝刀未老作为 Node.js 的“原配”,npm (Node Package Manager) 是我们最早接触也是最熟悉的包管理器。它奠定了 Node.js 生态的基石,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最丰富的包资源。
早期的 npm (v3 之前):
嵌套依赖 (Nested Dependencies): 导致 node_modules 结构深邃,文件路径过长,重复包大量存在,安装和磁盘占用效率低下。
不确定性安装: package.json 中依赖版本范围的灵活性,导致不同时间、不同环境下安装的依赖版本可能不一致,即“works on my machine”的经典问题。
现代的 npm (v5+):
package-lock.js ...

















